文:无锈钵山核桃
来历:财经无忌(ID:caijwj)
屋漏偏逢连夜雨。
初次IPO掉败后,熬过六个月列队期,方才从头递交招股书的KK团体,又一次深陷负面传说风闻当中。
昨日,有网友发现,KKV位在广州市北京路的独栋旗舰店,疑似因欠租停电临时封闭。
作为涵盖美妆、潮玩、食物和饮品、家居品和文具等各年夜品类的潮水调集体,A面镜头下的KK,可谓风口加身:
手握迷你卖场KK馆、主打糊口体例调集的KKV、美妆调集店品牌THE COLORIST调色师,和潮玩调集店品牌X11四个连锁零售品牌,人气澎湃,打卡不竭,在新消费范畴中有必然的知名度。
但是陪伴着上市融资的接连受阻,一系列负面动静背后,经营不善、立异掉败、缺少焦点竞争力——镜头B面下的KK,也随之显现。
光环褪去以后,后者也许才是更接近企业素质的本相。
01
闭店、欠租、加盟商流亡,
冲击IPO岂是儿戏?
潮开云体育APP官方网站水零售行业,高速扩大一向是支持KK本钱故事的焦点。
只不外,这些数据上的扩大,不但没有带来本色性的增加,反而成了盈利真个累坠。
KK招股书显示,2019年至2022年前十个月,KK团体的收入从4.64亿元上升至30.67亿元,与此同时,线下总门店数也从211家上升至701家。
招股书显示,从2019年至陈述期内,KK净利润别离为-5.15亿元、-20.17亿元、-56.81亿元、1.89亿元,不到四年的时候累计吃亏跨越82亿元。
刨去IPO前的财政“美化”,可以说,KK团体在长达三年的时候里,根基上是“亏蚀赚吆喝”,并且开店越多,吃亏越狠。
另外一方面,在多年的“增收不增利”后,经由过程“财技”实现扭亏为盈也让KK面对诸多质疑。
虽然在客岁, KK团体初次实现扭亏为盈,而这一“罕有”的盈利并不是是经营性营业盈利,而是经由过程非现金和非经营性项目调剂的成果。
线下门店的颓势也预示着KK依托门店赛马圈地的时期也已曩昔,多量加盟商接踵逃离,开店与闭店交叉现象也反应在招股书中。
KK最早以年夜店的直营模式为主,但因为直营模式开店本钱太高,在2018年开放加盟后,KK加盟门店数目不竭扩大,加盟也是以成为拉动KK营收增加的火车头。
但好景不长,从2021年最先,KK的加盟商不竭逃离,呈现年夜范围的闭店潮。
招股书显示,2021年和2022年的10个月间,KK别离有20家和22家加盟商退出,加盟店数目别离削减67家和212家。
而关在KK加盟的负面动静也一向存在。早在2020年,在房产百事曉发布的《KK团体,离倒闭还多久?》一文中,多位加盟商就提到,“就有5、6个年夜的加盟商在退出了,广东、海南、陕西、四川等全国各地的都有,这些人根基上都是KK团体头部的加盟商!”
一名KK的老加盟商王师长教师曾吐槽:“这两年多来我一向在煎熬,底子就没赚到钱,成天在赔本,玩不下去,不跟他玩了!我此刻把剩下的三家店也要全数撤失落!”
加盟商年夜幅退出加盟,意味着KK的加盟模式呈现了问题。
据悉,出在“美化”事迹的需要, KK不能不经由过程与加盟商签定股权让渡和谈,让加盟店改变为自有门店,用以保持其门店数目,继续讲述本钱故事。
招股书显示,截至客岁10 月,KK团体已与10名自力第三方签订股权让渡和谈,此中3名加盟商向KK团体让渡3家合伙企业的50%股权,7名少数股东向KK团体让渡8家非全资子公司49%的股权。
而让渡竣事后,上述公司酿成KK的全资子公司,KK为此付出了约2.2亿元。
但上述股权的腾挪照旧难以袒护KK线下门店经营不善的近况。
文章开首的广州北京路店闭店,就是一个案例,虽然KK官方张贴的通知布告显示,门店是由于电力故障而被迫封闭的。但据悉是本地商圈该物业的持有者蔡师长教师,因不满在KKV门店拖欠房钱,直接为其手动“拉闸断电”。
不但如斯,近期,互联网和线下均有动静称,位在成都春熙路的KKV门店和X11门店也已累计欠租过万万,截至发稿时,上述物业的持有者陈师长教师还没有对此动静做出回应。
春熙路和北京路门店,作为KKV主打的“独栋旗舰店”中的001号店和002号店,一度被品牌视为传递潮水主张的“旗号”,连如许的焦点门店,尚且负面传说风闻不竭,其他门店的经营状态,生怕加倍难以测度。
02
“年夜卖场模式”难解盈利窘境
固然,在盈利的压力下,KK并不是没有想过自救。
例如,经由过程“撙节”,优化供给链,采纳无人打搅模式等,下降本钱。
但上述自救办法治标不治本,对KK的事迹表示来讲,见效甚微。
究其本源,KK一最先的贸易模式,就已限制了这一品牌盈利的上限。
因为缺少自有品牌,KK团体持久以来,一向只是一个发卖第三方产物的“潮水年夜卖场”,同真实的新零售概念可谓风马不接。
参考毛利率表示,潮玩零售市场,即使是在利润节制上饱受本钱市场攻讦的泡泡玛特,毛利率也持久不变在60%摆布,比拟之下,不需要为年夜IP付费的KK,2019、2020、2021年的综合毛利率居然只盘桓在30%四周,如斯费用节制能力,无疑使人耽忧。
在此根本上,因为缺少打造自有品牌的经验,年夜范围OEM代工后,高企的库存也在无形中表露出KK在运营真个劣势。
招股书显示,虽然从2019年至2022年前10个月,KK的库存周转天数从301天降至159天,但对照名创优品60天摆布的库存程度,差距照旧较着。
而在费用管控端,虽然KK 的 “行政和其他运营开支 " 占收入的比例从 24.14% 降至 12.61%,但 " 发卖和分销开支 " 占收入的比例从24.57%上升至34.2%。
换言之,虽然行政等刚性从本钱有所降落,但营销真个本钱支出始终居高不下,一降一升间,意味着KK在本钱真个管控并未带来现实成效。
供给链与数字化的故事并未使KK真正晋升运营效力,到达降本增效。
而在现金流上,延续收窄的现金流与高企的欠债,也让KK难以延续讲述扩大的故事。
截至2022年10月31日,KK总欠债总额竟然到达了惊人的138亿元,而累计总营收只有87亿元。
现金流方面,2019年、2020年、2021年,KK经营勾当所得净现金别离为-3.8亿元、-3.1亿元、-5.9亿元,经营现金流延续为负。截至2022年前十个月,KK团体经营勾当所得净现金才委曲转正。
既不克不及开源,又没法撙节,现金流压力不竭爬升的背后,上市,仿佛已成了KK的“救命稻草”。
03
KK没有护城河
今天,假如会商风口和潮水,KK无疑是炙手可热的“流量明星”。但是,借使倘使跳出精彩的ppt,回归具体的贸易经营,这一企业的从经营程度,到增加潜力,其实远不如市场想象的那样夸姣。究其本源,就是这一企业过在执着前真个跨界,而疏忽了中后端护城河的构建。兴业证券在此前的一份陈述中,曾用三个要害词讲述了KK的定位和优势:“产物”+“门店”+“数字化”拆解这一套看似唬人的“组合拳”,真正能作为企业焦点竞争力的部门,其实百里挑一。从泡泡玛特、名创优品到优衣库,浩繁耳熟能详的潮水快消品牌,谁没有爆品?谁的门店欠好看?谁的数字化鼎新没有功效?换句话说,上述优势,只是入门快消行业的“必修课”。真正促使上述品牌收成本钱市场青睐的,仍是他们的“独门秘笈”。
对照泡泡玛特手握的年夜IP,名创优品和优衣库的极致供给链治理,KK团体能拿得出手的故事,其实乏善可陈。
其代表的年夜卖场模式,也日渐被丢弃。像沃尔玛、年夜润发等老牌零售企业接连关店,就是一个例证。从将来趋向看,自立品牌和极致供给链已日趋成了零售企业竞争的焦点“胜败手”。
在这根本上,即使从这一企业引觉得傲的贸易模式来看,KK所讲述的潮玩集成店,其实也是 “旧酒装新瓶”。
一方面,KK团体固然集中了四个自力品类的调集店,但从门店运营、供给链治理、人员设置装备摆设上来看,其贸易模式完全一致,也就是说KK团体在此中饰演的脚色不变。
美妆需要线下促进买卖,糊口体例门店需要线上种草,潮玩需要IP和供给链,仅靠着“年青人”的概念,就将上述风口粗鲁整合,一旦面对行业的同质化竞争,其终局可想而知。另外一方面,由于缺少从流量到买卖环节的转化思虑,KK但浩繁门店也许也难逃“管道化”终局。财经无忌在现实探访南京、扬州等地调色师门店发现,很多消费者只是在“试妆“而不是在采办,一名常常调色师的消费者财经无忌:“我凡是都是线下试色彩,然后去线上品牌直播间去买,如许更划算”。